心理学:如何才能从极度自卑,变成死不要脸?
个体心理学观点认为,“自卑感”和幼年时的成长环境以及父母的态度有关。
大文豪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任其跋扈,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但到外面便毫无能力;另一种是终日冷遇,甚至打骂,使他畏畏缩缩,仿佛一个奴才。”
这样的经历会造成心理创伤,这些创伤不像身体上的伤口会自然恢复,它们会随着时间沉淀下来。逐渐地,这些人会变得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敢和人对视、与人交流,成为大家眼中孤僻、自卑的怪人。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大多数自卑的人脑海中常常浮现的话语是:“我很没用,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不够好”、“我不如别人”。而让人产生自卑感的原因有很多。每一个自卑的人,他们自卑的点可能是不一样的,常见的有:长相、身高、能力、胖瘦、金钱、家庭背景等等。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变得自卑、极度不自信主要源于这三个方面。
1、成长经历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一个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性格。”在童年期间经历的不愉快经历会影响个体之后的性格。
比如:在学校遭受过校园暴力,或者是因为体重偏胖,受到同学的嘲笑。这些经历都会在我们心中留下阴影,以至于成年后极度不自信。
2、原生家庭
控制型父母会不断要求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稍有不满,非打即骂。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与人交往中始终处于被动方,非常缺乏安全感,任何一点小摩擦也会让他认为别人开始讨厌自己了。
3、自我认知的偏差
自卑者往往会过度高估自己的被关注度,总认为自己的缺点正暴露在所有人的眼光之中。比如:害怕别人因为自己长得丑而歧视自己;害怕别人因为自己穷而看不起自己;害怕别人因为自己不够优秀而贬低自己。
当一个人遭遇一个他自身无法适应或无力解决的问题,并深信自己无法应对时,便会出现自卑情结。导致的后果是不断限制个体的活动范围,想法设法的逃避问题、避免失败。
然而,整日这样逃避现实、自惭形秽是痛苦的,很多时候,反倒是那些死不要脸的人过得潇洒且自在。具体而言,如何才能从极度自卑变得死不要脸呢?
结合临床心理学相关研究,这三种方式有助于性格层面的突破。比如,从自卑到自负。
一、通过补偿的方式扬长避短
自卑,在心理学上是一种主观评价性心理状态,也就是说,“自卑”和“自己没能力”完全是两码事。
生活中,自卑者最常见的行为就是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他们清楚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并且无限度放大自己的缺陷,反复折磨自己。
但是,当我们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身长处时,就能够促使你在某个领域上有超常的发展,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代偿作用(compensation)”,即个体通过补偿的方式来扬长避短,将自卑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长此以往,你甚至会变得自负。
二、理性对待他人的评价
自卑的本质是对“自我”的不接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教育大师阿德勒在著作《自卑与超越》中提出,“所有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
有些脸皮较薄的人,对待某些事情的时候,虽然不是特别害怕,但内心多多少少会出现恐惧。在平常,他们也会更加注重他人的评价,听到不好的言论,会长时间进行自我暗示。
这时候,你最需要做的便是理性对待他人的评价,必定要为自己打开一扇窗,找到自己擅长的能力,给自己乐观的自我意识,让自己脸皮变厚。
三、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体心理学的鼻祖科胡特在其著作《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中写到,“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
自卑者可以通过不断地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来证明自己的正向能力。倘若社会上的包容度不够,那么,积极的自我暗示便显得至关重要。
请一定要相信——无论你曾遭受过什么痛苦和折磨,成长环境多么恶劣,父母多么不理性,你都应该坚定地相信:我能够通过努力改变我自己。
长期进行自我暗示,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鼓励自己按照意愿行动,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正在向一个不要脸的人转变。
生而为人,纵使有众多痛苦,我们能够做的是产生积极的连接,激励自己,不断努力。
万物皆有裂痕,但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上一篇: 心理学:三句话,让你走出人生低谷
下一篇: 战胜拖延的四个积极心理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