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联系我们

上海市徐汇区冠生园路231号509室

联系电话:021-52525225

行业新闻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在疫情防控中,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多次强调“心理疏导”?有哪些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发布日期:2020-03-06 14:16 来源:新生心理 点击:11718

要将专业心理援助与基层疫情防控相结合,实现供需匹配、高效协作,精准实施心理疏导与干预。上海新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做好社会心理服务,对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四次明确提到“心理疏导”,强调“要主动做好心理疏导,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确诊人员、隔离人员和病人家属”,“要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落实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统筹安排轮休,加强心理疏导”,“要加强群众心理疏导和干预”,“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事实上,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在严防严控疫情的背景下,心理疏导与干预是不可缺少的“降压药”“润滑剂”和“安全阀”,关涉整个社会的心理复原力。

自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的心理学界和心理专业社群自觉行动,快速发起倡议,在国家相关部门指导下,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针对社会大众,开通公益心理热线;推出心理防护手册和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指导读物;组织在线咨询、在线讲座,开发音视频课程,推送系列科普文章等。疫情期间,心理学领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聚人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安抚社会焦虑情绪,引导科学理性认知,倡导健康的居家隔离生活,为预防和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顿,防范心理压力引发的极端事件,帮助疫情之下的人们做好心理防护,做出了应有的担当和努力。

从当前抗疫所处的整体状态和阶段来看,亟需对疫情中直接受影响的重点人群开展分级分类、精准施策的心理疏导与干预。他们受疫情冲击更加巨大,损失更加严重;他们面临生命威胁或亲人离去,遭遇生活困难或经营困难,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帮扶关爱,其造成的心理伤害和社会后果可能是长久的、不可预知的。

社区层面亟需关心的四类心理困难群体

一是疫情患者群体,指新冠肺炎感染者及其家属群体。他们不仅要承受疾病带来的身体折磨和心理煎熬,可能还要面对失去家人的痛苦,甚至社会歧视。没能陪同家人走完最后一程的去世患者家属,辗转于医院之间、却未被及时收治的患者及家人,都可能处在心理崩溃边缘,引发常见的精神障碍,包括焦虑症、抑郁症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社区层面对患者特别是有亲人罹难的家庭要重点照顾,安排好基本生活。要为该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开展与伤害相关的风险评估,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及时关心和回应,必要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三是基础困难群体,指基层综治工作关注的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对于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社区可以通过组织建立邻里关爱支持系统,以结对帮扶形式,及时给予该群体生活关照和心理关爱。另外,针对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生活失意和性格偏执人群等,要建立专门的心态预测预警预防机制,避免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一些矛盾被激化、放大,要及时防范化解潜在社会风险。

如何精准实施心理疏导与干预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信息收集工作,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快速联动响应机制。建议各地将心理援助队伍资源、需求信息收集工作、社会心态预警与响应机制等纳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中。根据疫情防控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干预工作重点。疫区干部要增强对社会负面情绪的感知力,要做到记录在案、心中有数,经常分析研判群众情绪与心态的变化情况,并做好沟通和疏导。建议重点地区将心理援助需求纳入排查范畴,建立“心理困难群体”档案,以便当前及长期提供社会心理服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公众可能对心理援助存有偏见,要注重宣传方式,切实体现关心关爱,避免被认为是“政府甩包袱”或“政府贴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会心理服务,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专业支撑、社会共救的格局。疫情之后的社会心理复原,仍是一个长期的重大课题。借鉴国际经验,有必要在武汉市建立统一管理的社会心理复原中心,负责在抗疫时期提供专业心理干预,并制定长期的专业援助方案,在疫情过后深入社区、学校、单位,组织开展心理辅导、科普讲座、互助活动等,提供专业心理支持,重建安全感和信任感,帮助人们走出疫情阴霾,更有信心地面对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