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联系我们

上海市徐汇区冠生园路231号509室

联系电话:021-52525225

公司新闻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心理学专家谈:父母为什么反对青春恋(早恋)?

发布日期:2019-08-14 14:33 来源:新生心理 点击:6168

auto_1842.jpg

2019.8.7,七夕节,一个非常适合谈“爱”的日子。上海新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特邀请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青少年项目特别顾问郭铁军教授,进行了一次线上访谈,与大家共同分享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话题,“做阳光下的好朋友——科学对待青少年早恋问题!”

(直播链接:https://appPKGnyC3o1641.h5.xeknow.com/st/9DxqjIEA3)。


auto_1843.jpg


郭铁军教授,从业半个世纪来都在与家长、孩子打交道,五十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对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才,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此次访谈,郭铁军教授对青少年“早恋”现象进行了全面解读,如题所言,只有科学对待青少年“早恋”问题,才能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帮助异性孩子之间建立阳光下的友谊关系,帮助广大父母与孩子成为阳光下的好朋友!




1. 何为早恋?青春恋的由来?

早恋,是一个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是一个常见的引发父母焦虑的问题。目前已有调查统计表明,早恋现象不仅越来越普遍,并且还出现低龄化趋势,不仅是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已经开始像模像样地“谈恋爱”。那么何为早恋?多早为早?何种程度为恋呢?

“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男方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2周岁,女方不得早于20周岁。也就是说结婚有法定年龄,但是,国家并没有规定谈恋爱的法定年龄。那么恋爱是在结婚前发生的,什么时候谈恋爱算早呢?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如果有恋爱意识,有亲昵行为,称为“早”。13~15岁(初中)、15~18(高中),这两个阶段出现的恋爱现象、亲昵行为,叫“恋”,不称“早”。所以,小学称为“早”,中学称为“恋”。


auto_1844.jpg


早恋,从文字上来说,就是比正常早了,那就是不对的、不正常的、不应该发生的,带有负性的、消极的评价。所以,在现代心理学专业领域中,我们不称为“早恋”,而称之为“青春恋”,这是一种青春期的体验式恋爱。之所以说青春恋是一种体验式恋爱,是因为青春时期的恋爱是青涩的、懵懂的、不成熟的,青少年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学习”恋爱,而不是真正的恋爱。




2. 为什么会发生青春恋?

目前有统计数据表明:初中生38%公开表达爱慕,高中生(包括高中生的职业阶段)59%,婚前性行为30~35%。青春恋的发生有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多种方面的原因:

1、青春期提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营养丰富,青少年生理发育普遍提前。WHO(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十岁进入青春期,而在我国,九岁即开始进入青春期。

2、青春期性意识更开放:网络社会,信息无孔不入,有关性的信息对孩子是一个强烈刺激,极大地促进了孩子内在的生理发育、意识觉醒。

3、青春期性冲动增强:营养与意识的共同作用,使得青春期的孩子受到性冲动的强烈驱使。

4、青春恋的从众化:同学都谈恋爱,你不谈,那就是你不行。这种风尚形成了从众现象。从众行为的本质是自我保护,不跟风就落伍,落伍就被人看不起。从众行为使恋爱成为一种时尚、一种风气。据统计,34%的小学生和58%的初中生有过倾慕对象,并向对方进行了表达。

5、青春期性教育滞后:根据调查统计,92.5%的学生认为自己遇到过性问题,86.7%的孩子首先向父母求助,但只有2.6%的家长给予了孩子满意的答复。父母与学校在对孩子性教育方面的羞涩态度和回避行为,反而给性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

6、社会文化体系的变化给青春恋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空间:中国夫妻50年代不敢离婚,70年代禁止婚前性行为,发展到现在,婚前性行为是被认可、广泛接受的,甚至认为没有婚前性行为是不可思议的。

7、家庭因素。出现青春恋现象的青少年主要来自于两种类型的家庭:

1)结构缺失家庭:主要是单亲家庭、再婚家庭或双亲缺失家庭。这样的孩子长期缺少父爱、母爱,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很容易发生心理异常。当他们一旦遇到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窈窕淑女”,就会产生强烈的好感、依附感。

2)教育失当家庭:主要是有不端行为家庭、不和睦家庭、过于苛刻的家庭或过于溺爱的家庭。这样的家庭要么父母行为不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的孩子;要么家庭不和睦,孩子很难感受到家庭温暖;要么家长要求过于苛刻,视男女交往如大敌,处处严防死守,结果反而事与愿违;要么过于溺爱,孩子永远长不大,喜欢依附他人。


auto_1854.jpg




3.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反对青春恋?

父母对青春恋如临大敌,无非是基于两方面的担心:第一,学业的下降和失败;第二,风险性性行为。

通常,父母认为恋爱一定会影响成绩,而孩子却有自己的委屈:“要是恋爱时我们相互都变得更好了呢?”所以,如果能够父母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正向引导孩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恋爱中的中学生,如果能正确处理这份情感,把这份情感激发的动力用在学业和成长上,其作用是无比强大的,关键在于父母要做到恰当的引导。


auto_1846.jpg


我们有一个案例。一个高三的学霸女孩,与一个成绩比自己略弱一些的男孩相互爱慕。女孩的妈妈与女孩进行了促膝长谈:“孩子,你知道什么是爱吗?你知道爱的本质是什么吗?爱的本质是让对方更好。如果只是索取,让自己高兴,这不叫爱,这叫自私。如果你可以让那个男孩子像你一样考北大、清华,你这爱得有水平,你能做到吗?”一语点醒梦中人,女儿当即表示:“我会努力,我能做到!”;男孩也表示:“我可以,我通过努力,一定可以赶上你!”。于是两人共同制定学习计划,成绩突飞猛进,后来双双考上北大。这是一个把爱的动力转化为学习动力的典型案例,如果父母能够智慧地引导孩子进行动力转化,孩子更成长、更优秀,爸爸妈妈你们还会一味打压吗?

与青春恋直接相关的是孩子的性教育问题。其实最早的性教育应该在孩子三到四岁期间,这是孩子对性别的自我认同的敏感期,父母要做到有效引导。9岁,孩子进入青春期。所以,9岁前,要完成孩子的前期性教育。

包括:

1)乳房的发育、月经、遗精、性梦等等。帮助孩子认识到这是成长的表现,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正常的阶段,无需烦恼、无需恐惧。

2)关系是基础。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孩子有安全感,这样当孩子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困惑的事情,才可以放心大胆地跟爸爸妈妈诉说,相信爸爸妈妈会跟自己一起去面对、处理。

3)帮助孩子认识两性交往礼仪有人喜欢你是好事啊,你也可以喜欢别人。要充分尊重别人爱的权利和拒绝的权利。引导孩子思考怎么喜欢,为什么喜欢,喜欢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怎么去做,哪些行为对你们是有益的,哪些不利的。在孩子9岁前,父母要不失时机地完成前期性教育,才能让孩子在真的发生青春恋之后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




4. 青春恋的意义

青春恋之所以替代了以往“早恋”的称呼,就是因为青春恋是中性词,没有“早恋”的负性的否定的意义。青春恋有它美好的一面,每个人对于初恋的记忆都是非常美好的。青春恋的孩子们,虽然他们很青涩,但是他们一本正经地在恋爱,这对他们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

两性关系对于每一个人都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处理好了,会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处理不好,就可能遭遇痛苦和灾难。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和意识的共同作用下,会强烈地希望某一个特定的异性个体接受自己。被接受的时候,TA感到热情、自信,当与那个特定个体成功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TA被激发出人最积极的一面,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如果被拒绝,尤其是被激烈地拒绝的时候,TA虽然会产生自卑、消极情绪并体验挫败感,但在处理这些负面情绪的过程中孩子会完成自我重塑,从而促进人格成长。所以虽然青春恋是青涩的、不成熟的,但每一个坠入青春恋的孩子,都能够通过人生中第一次与异性相关的情感尝试,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自信、价值、前途、人生,从这个事件上看到自己、肯定自己、树立自己。这就是青春恋的意义!


auto_1847.jpg


青春恋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就有可能出现人格上的异变。已有案例表明,青春恋被干涉打压之后,有些人成年以后就窝窝囊囊、缩头缩脚,再无出息可言;有些人会沦为“双面人”,他们在网络世界里开朗、大方,与人相处毫不费力,在现实生活中却拘谨木讷,不敢与异性交流,甚至惧怕异性。所以,在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通过与异性交往培养出来的能力和自信,是人生的其他任何一个阶段都无法替代的。在青春恋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的家长过于粗暴,就可能把孩子美好的东西变成一场噩梦,由此导致的负面作用会在孩子步入大学、社会后会才逐渐体现出来,造成孩子终生的创伤,这才是真正的悲剧。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千万尊重孩子在情感方面的第一次尝试,这是孩子激发孩子内在积极力量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处理得当,孩子的人格成长会突飞猛进,从而为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人格基础。人生的第一次,永远是最珍贵的。




5. 父母该如何应对孩子的青春恋?

作为家长,自然希望孩子不要发生青春恋,但是如果孩子真的恋爱了,说明孩子是正常的,只有生理、心理都发育正常,才有追求异性、被异性认可的需求。当家长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或者听到风声,比如班主任告状、其他家长通风报信等等,先不要慌、不要忙,确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恋爱,对孩子、对父母都很重要。恋,有两个标准:第一,一对一地亲密交往,不是一对多;第二,有牵手、拥抱、抚摸等亲昵行为。如果两个孩子只是在一起念书、互相游戏、结伴看电影等等,并没有亲昵行为,这就还没到“恋”的水平,不能按照“青春恋”来处理,否则可能会引起孩子会感到被冤枉,引发孩子的激烈反抗。


auto_1851.jpg


如果经过多方面的观察,确定孩子真的“恋上”了,那么我们的父母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智慧的、正面的、科学的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事实上很多的青春恋都是无果而终的,如果父母在处理青春恋的问题上过于激进,反而会给孩子未来的人生打下一个负面的伏笔。对不同阶段的孩子,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对小学生,我们可以采取直截了当的询问方式。目前我们发现传递表达爱意的小纸条,最小的是三年级的小学生,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你”,跟成人的表达用语是一样的,但其实他们还不懂其中的含义。三年级的孩子一般9岁,9~12的青春前期的孩子,懵懵懂懂,不存在复杂的情感问题,可以直接询问。问:你爱谁啊,你爱TA什么啊,你爱不爱妈妈啊,你爱TA和爱妈妈有区别吗,你除了爱妈妈、爱TA,还爱谁啊?同学中是不是只爱TA一个人啊?……慢慢地问,慢慢地引导孩子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真实行为对象,慢慢地向孩子澄清:你现在还小,还不是成人所说的“你爱我、我爱你”,所以你在学校里,同学之间,说话的时候不要用“爱”,你可以用“喜欢”,你可以说:“我喜欢跟你在一起,你愿意跟我玩吗?”除了直接询问,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比如说,我们让孩子做一道填空题:从喜欢一个人到喜欢一个人的“___”。孩子可能会说,我喜欢TA平时课桌收拾得整齐干净;也可能说,我喜欢TA大大方方的,而不是老哭鼻子;也可能说,他成绩特别好,大家都说成绩好的同学是让人喜欢的,等等……也就是说,我们把孩子从喜欢一个人,引导到具体喜欢这个人的什么地方,孩子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喜欢的是这些优秀的品质,而不仅仅是那个人。如果我们能用更理智、更开放的姿态去和孩子探讨这个话题,孩子会感到自己被尊重、自己的感情被接纳,也能更加理性的认识自己的状态,就会自然而然地从自己所认为的“恋爱”状态中脱围出来。这是对小学生青春恋的处理方法,可以直接谈。


auto_1848.jpg


对中学生:不能直接问,问了也不说。跟中学阶段的孩子谈青春恋,首先要解除孩子对这个敏感问题的戒心。怎么解除呢?借题发挥。我们举个例子,模拟个案例。找到一个家庭气氛非常好、孩子心情非常愉快的机会,有意无意地、自然地问孩子:哎,儿子,今天妈妈的闺蜜说他儿子早恋了,找了个小女朋友,哎,你们班有哇?(说别人,不说自己。一般孩子会说有有有,那谁谁谁、谁谁谁。)那你有哇?(没有没有没有,我没有,我不干这事。)儿子你也大了,又长这么帅,没人喜欢你?(真的没有!)那我要伤心了,我儿子长这么帅,没女孩子喜欢!有女孩子喜欢你是正常的,没女孩儿喜欢你,说明你还不行。(彻底把他敏感的戒备心卸防,然后他有可能就慢慢吐了:哎,妈,是有那么一女孩,她给我一条儿,我该怎么办?)……这样孩子就慢慢进入与妈妈讨论如何去面对、处理这么样一个状态,不知不觉中妈妈和孩子结成了一个协商同盟,形成可以公开讨论这个敏感话题的直接沟通关系。这个关系一旦建立,孩子会抛出无穷多的问题,比如:“妈妈,我怎么办呢?她给我条儿,我不敢回,也不知道怎么回,怎么办呢?”(“那你怎么想呢?你是高兴呢,还是害怕呢,还是反感呢,还是什么呀?”)“我高兴啊,可是我不敢回。”( “为什么不敢回?”)“我怕她拒绝我”( “她都给你条了,怎么会拒绝你呢?”)……如果孩子说“妈妈,我喜欢那个人很长时间了,就是不敢跟TA表示。”(“那你难受吗?”)“难受!”(“那怎么办呢?怎么能让自己不难受?说出来啊!”) “怎么说啊?”(“写啊,写出来给TA。”)“那如果她不同意呢?”…… (这时候适时引出另一个话题,告诉孩子,尊重别人拒绝的权利!)。“孩子,如果有人喜欢你,但你不喜欢TA,你会勉强自己吗?如果碍于面子,勉强自己,你会舒服吗?不会对吗?所以我们不需要勉强自己,那就拒绝别人,告诉对方不行。但是你要记住:你允许自己拒绝别人,就要接受别人拒绝你,这是对等的,这是互相尊重。既然这样,那就不怕了,写呗,拒绝就拒绝,不拒绝就发展呗。”……

父母没有能力阻止孩子青春恋,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有冲动、有欲望,也有能力,当TA遇到心仪的对象时,基于本能、本性而产生的情感是无法压抑的,如果父母暴力干涉,其结果是压抑得越深,爆发的能量越大。所以,父母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件事处理得更好,学习做一个做智慧的父母!




6.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怎样的帮助?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一个值得信任和依赖的倾听者,能够充分尊重和理解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一个掌握知识和技巧的指导者,善于引导和解惑。

青春恋是孩子在身心特殊阶段的正常需求,但是需要家长的合理引导,要想孩子听教育、听指导、听引导,就要让孩子的心安静下来、稳定下来。如何稳定?首先要肯定青春恋是合理的,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行为是正常的,父母可接受的,并且爸爸妈妈是愿意与自己共同度过这个阶段的。要让孩子遵循父母的正确引导,走上正常的、正确的方向,促进成长,其关键在于:

1)关系是基础。亲子关系是否处于一个无障碍沟通的状态,有三个判断标准:第一,孩子愿意听妈妈说话;第二,孩子有心里话,愿意讲给妈妈听;第三,相互之间说话时,无论是否同意对方的观点,都没有情绪的表达。这是对孩子的青春恋进行有效引导、教育的前提,青春恋这样的私密话题,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作为基础,就很难实现对孩子的有效引导。(有些家长问:亲子关系糟糕,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怎么办?郭铁军老师有绝招!敬请关注下次课程:两周改善亲子关系!)


auto_1845.jpg


2)充分听取孩子的诉说。认真、诚恳、真诚地聆听孩子讲述整个过程、感受以及对未来的计划。可以问孩子:“你准备怎么办?”,“你是以结婚为目的吗”(100%的青春恋都没想过结婚),“那你想通过这个获得什么呢?总得有些收获吧”……慢慢引导孩子的正向思考,得出“可以更好啊,成绩更好啊,在学校表现更好啊,两人互相支持啊。”等等积极的答案。如果孩子说“我还没想过”,那么父母需要真诚地表明态度:“好的,没关系,你慢慢思考,关于这件事情,从现在开始,你随时都可以跟我交流”。对孩子千万不要说教:“你要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不要居高临下地讲大道理。瞅准机会,见机行事,不强行教育、不强行指导、不强迫孩子。




7. 与孩子谈“性”的必要性和方法

前面我们提到,在孩子9岁前,父母要不失时机地完成前期性教育,才能让孩子在真的发生青春恋之后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对青春恋的孩子,父母在肯定孩子青春恋需求和行为正常、合理的同时,必须提醒孩子恋爱所存在的风险,提醒孩子恋爱给自己、给对方带来伤害的可能:“你有没有考虑过,你们这样的关系,有没有风险啊?”……如果孩子表示不知道、没想过。那就让孩子去想,慢慢想,过几天再说。不要一下子就说,这是缓冲。这样孩子反而会缠着妈妈:“妈妈,有什么风险啊,你指的是什么风险啊?”,这时候妈妈可以慢慢地引导孩子:“你们好着好着不好了怎么办?好着好着你不喜欢TA了怎么办?你准备怎么处理?”;“你们俩越来越好,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没有可能怀孕啊?怀孕了怎么办啊?”……怀孕这个后果一定要用图片、案例来展示,单用语言远远不够,尤其是对女孩子,要让她在活生生的例子面前激起内心的警惕,帮助她形象性地预测可能导致怀孕的行为的灾难性后果,引导她充分想象“你怎么进教室?老师、同学都知道了,你还能进教室吗?”,“你怎么面对老师、同学的眼光?”,等等这些后果要让孩子有所预知。并且由此引出性教育话题,告诉孩子什么是安全性行为,如何做到自我保护。对高中生一定要讲,对初中生要不失时机地讲。


auto_1849.jpg


对三年级以上的孩子直至高三毕业生,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异性交往,学会与异性打交道,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正常的异性交往有利于孩子成长,帮他们获得友爱的、愉快的、健康的、幸福的感觉。但是鼓励交往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 鼓励交往。

第二, 多人交往,不要形成一对一模式。

第三, 公开交往,不要两人独处与密闭空间。

第四, 适度交往,行为不过线(比如两人一起看色情片)。





8. 郭铁军老师语录:

第一,如果已经发生了早恋,是否对学业产生影响,不在于这份感情本身,而在于

1)父母对这件事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2)处理得当之后,是否有能力指导孩子在恋爱事件中进一步成长。如果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去反对、制止,孩子就会逆反,会更加强烈地表现自己的意志,学业必然受到影响。


第二,青春期的孩子性激素大量分泌,性冲动最强,力量比任何时候都强大。

9岁前的前期性教育非常重要,青春期的性教育更是不可掉以轻心,父母要不失时机、智慧地引导孩子,普及性知识,帮助孩子有效进行自我保护。


第三,如果孩子发生了青春恋,爸爸妈妈就要抓住这个机会、

这是难得的机遇,促进孩子的人格更为成熟,让孩子在两性交往中成长,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本质需求,比如尊重、责任,什么是爱,爱人爱什么,是只追求生理性的享受,还是要追求精神的富足,等等。如果没有发生,就顺其自然,不要去有意促成这个事情发生。


auto_1853.jpg